本站消息,日前广发中证基建工程ETF基金公布二季报,2025年二季度最新规模22.25亿元汇金财富,季度净值涨幅为2.12%。
从业绩表现来看,广发中证基建工程ETF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10.36%,在同类基金中排名1995/2390,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23.87%。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-21.02%,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-38.18%。
从基金规模来看汇金财富,广发中证基建工程ETF基金2025年二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22.25亿元,较上一期规模25.28亿元变化了-3.03亿元,环比变化了-11.99%。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:股票占净值比99.5%,无债券类资产,现金占净值比0.56%。从基金持仓来看,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61.48%,第一大重仓股为中国建筑(601668),持仓占比为10.11%。
广发中证基建工程ETF现任基金经理为霍华明。其中在任基金经理霍华明已从业8年又92天,2021年6月23日正式接手管理广发中证基建工程ETF,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10.01%。目前还管理着33只基金产品(包括A类和C类),其中本季度表现最佳的基金为广发中证军工ETF(512680),季度净值涨幅为11.86%。
对本季度基金运作,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:中证基建工程指数选取建筑与工程、建筑装修行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,以反映基建工程领域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。报告期内,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跟踪指数,即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构成及其权重构建指数化投资组合,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的调整。报告期内,本基金交易和申购赎回正常,运作过程中未发生风险事件。2025年2季度,全球经济延续"东升西降"的分化格局,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进gang入深度博弈阶段。美联储在通胀反复与金融风险间谨慎平衡,欧洲央行宽松步伐受制于服务业价格韧性,日本央行尝试边际收紧流动性却遭遇资本市场剧烈波动。地缘冲突催生的"近岸外包"趋势加速全球产业链重构,半导体和新能源领域出现区域性产能过剩隐忧。国内方面,中国经济呈现"新旧动能加速切换"的鲜明特征,政策组合拳聚焦三大攻坚方向:财政端实施"人工智能+"专项投资计划,在5G工业应用、量子计算等领域形成批量技术突破;货币端创设"专精特新再贷款",引导社会资本构建全产业链创新生态。消费市场呈现"两端发力"态势,银发经济与Z世代个性化需求共同推动医疗健康、国潮文创等细分领域爆发式增长。政策层面突出"改革引领逆周期调节",通过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来释放数字经济潜能,试点"负面清单+承诺制"吸引外资参与关键领域技术攻关。资本市场聚焦"科技-产业-金融"良性循环,科创板并购重组制度改革助力硬科技企业整合全球资源。2季度,财政端持续发力,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投向新能源基建与城市更新领域,中西部水利枢纽与东部沿海防洪工程加速落地。区域协同效应进一步显现,京津冀、长三角通过智能交通网络与绿色能源体系深化互联互通。央企在"一带一路"倡议十周年之际加速海外布局,东南亚高铁与中东光伏项目成为出海新亮点。基建REITs试点范围扩大至数据中心与冷链物流等新基建领域,为市场提供更多元化的长期配置选择。
以上内容为本站据公开信息整理汇金财富,由AI算法生成(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)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
道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